關于消防救援無人機,你有多少了解?咱們一起來看看。
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,城市高樓林立、人口密集,高層建筑消防難度加大;石油化工行業高度集聚,安全隱患增加;全球氣候呈現逐漸變暖的趨勢,由此產生的森林火災及其他自然災害日益頻發,傳統的消防救援工作面臨著新挑戰。
基于此,市場對新型消防救援設備具有巨大需求。無人機擁有效率高、便捷的特性,可以做到分秒必爭,在應急救援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。面對新時期“全災種、大應急”的通信保障需求,無人機應用逐漸成為主流。
消防救援無人機屬于工業無人機范疇,工業級無人機在各行業不同細分領域的商業價值大,可以深入應用于高層消防滅火、森林防火、農林植保、電力巡線等諸多行業場景。
隨著工業級無人機技術日趨成熟和航空攝影技術進一步發展,消防救援無人機可以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,輕松獲取現場影像資料,將現場動態實時傳回指揮基地,為指揮者決策提供準確、可靠的依據,并通過多種掛載設備進行輔助消防救援。
近年來,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爆發,工業級無人機軟硬件技術逐漸成熟,整個無人機市場進入快速增長階段。據咨詢公司IDC預測,到2025年,全球民用無人機銷量預計可達750萬架。
應用場景多元化
輔助救援:無人機不僅靈活可控,還能夠搭載消防救援設備,替代消防救援人員,對火災現場進行撲救。同時,可以向火災被困人員投擲安全緊急物資等,以保證被困人員的安全。如果在范圍較大的山林火災現場,可利用無人機作為向導,通過向被困人員喊話,引導其沿著無人機所指引的安全方向逃離。
災情偵查:利用無人機可以在空中形成有效偵查,從而幫助救援人員躲避危險,降低消防救援人員的傷亡;快速了解火情,并分析危險區域,及時發現內部是否有被困人員或者易燃、易爆的危險物品,預測火勢發展方向;另外,無人機還可以搭載風向測定儀器,將數據結果傳遞到消防救援總控制平臺,構建火勢發展模型;還可對火災周邊區域的居民進行警報通知,避免其誤入。
行業標準規范統一化
雖然我國無人機系統已經形成一定規模,具備一定的技術儲備和制造能力,但是,消防救援無人機的飛行運營、適航管理、安全管理等還沒有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標準和法規體系,在研發制造、銷售使用、流轉情況等方面尚無制度安排,產業整體發展有待規范。
與此同時,還要建立統一、效率高的多部門聯動協調與監管機制,協同制定消防救援無人機產業發展頂層規劃。并通過一系列舉措,從研發、制造、銷售、運營等方面,系統地進行所有管理與全過程監管。明確行政責任、刑事責任,統一監管、統一追責,防止消防救援無人機因失控而影響飛行安全和公眾安全,確保其合理、合法、合規使用。
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
目前,智能化研發正深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消防救援無人系統中應用,集成先進的機器人技術和算法技術、豐富的傳感器和任務設備,可自動、智能地完成各項復雜任務。
消防救援無人機與虛擬現實(VR)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互聯網、物聯網等技術相結合,未來將成為具備智能視覺、認知智能的“空中智能機器人”,能夠自適應、自診斷、自決策、自規劃,完全脫離實體操作,實現飛行軌跡、操作控制的全過程數字化與自動化。
產業化發展趨勢明顯
消防救援無人機市場正逐漸興盛,無人機產業將從設計、研發、制造等技術領域,延伸到無人機租賃與操作員培訓等管理、服務、保障領域,進而觸及社會生產和生活更廣、更深的層面,逐步形成一條全新的產業鏈,實現消防救援無人機產業體系的協同化發展。
軍工無人機廠商以貫徹軍民發展戰略為契機,利用技術優勢進入消防救援無人機市場。同時,大型消費級無人機企業也正利用市場優勢與技術積累進入其中。
分享就先到這里結束了,想要了解跟多詳情歡迎來電咨詢。